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我社提案的答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我社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5-08-10 22:15:42  来源:  作者:

市九三学社: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市全民创业体系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长春人社工作关心。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开展调研,研究落实办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民创业体系日益成熟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市建立创业促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统筹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发挥人社部门牵头作用,做好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调查统计、督查落实和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二)扩大资金支撑体系。加大创业扶持资金投入和管理。市财政每年根据实际情况从就业资金中安排全民创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孵化场地建设、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创业风险补贴、创业援助活动开展、创业典型宣传和创业比赛组织等方面的支出。
 
      (三)规范创业基地建设。研究出台《长春市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创业市场)认定及管理办法》,分行业、类别进行规范性建设指导,建立健全孵化功能,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落实相关扶持政策。5年内全市规范指导建设创业孵化基地100家,成功孵化创业项目3000个以上。
 
      (四)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在SIYB创业培训基础上,启动创业实训工作;研究出台《长春市创业培训(实训)实施方案》,将有创业培训需求的创业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优化创业培训、实训课程设计,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升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创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双百计划”,强化创业培训跟踪、指导和服务工作。每年组织创业培训、创业实训1万人,努力提高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
 
      (五)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工作力量。探索建立系统化、专业化、集约化创新服务工作模式,通过搭建创业实训、孵化、服务一体化平台,提供创业项目、资金、政策一站式服务,系统开展项目推介、实训辅导、模拟体验、孵化扶持、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工作。
 
       二、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能力
 
       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主要涵盖:人力资源招聘、职业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劳务派遣、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软件等多种业务形态。截至2014年底,我市拥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76家,从业人员1295人,设立固定招聘场所94个,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网站40个、数据库215个,全年服务用人单位96万家次,举办现场招聘会1688场,实现就业7.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每年为近30万人次提供就业机会。
 
       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也亟待推动和发展。总体看,我市人力资源业与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分散、不配套、专业化程度低、发展缓慢,难以有效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针对这种局面,近两年来,我们在认识上高站位,把视角放在上海、苏州等城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上,来谋化建设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项工作把构建全民创业体系建设纳入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体系建设之中。
 
       三、建立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规划设想
 
     (一)总体思路
 
       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推动和省市区共建的方式,建立国家级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即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努力打造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引擎。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提高市场配置率,全面提升要素集聚和服务创新功能。
 
     (二)功能划分
 
       1、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引进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盟等方式,建立一批实力雄厚、影响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
 
       2、长春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通过组织、吸引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训和孵化,提高其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更多的“小老板”、“小专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人才创业基地。
 
       3、现场对接服务区。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服务机构和服务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定期、不定期开展人力资源招聘会、现场对接会、博览会、产品发布会等现场对接推广服务。
 
       4、引入人社、工商、税务、银行等多部门以及群团组织和高校入驻产业园,在园区内建立起“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三)服务对象
 
       作为长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方向及业态拓展要与长春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重点围绕汽车、农产品深加工和轨道客车等支柱产业,紧密联系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扶持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业态的发展,打造全国“汽车人才高地”、“农产品加工人才高地”和“光电信息人才高地”。进一步建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设立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人才改革试验区等,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打造东北地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二0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