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0后经历的改革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专栏

一名80后经历的改革开放

时间:2018-10-31 11:01:56  来源:九三学社一汽集团委员会  作者:甘天宇

 

 

 

  我是一个普通的80后,改革开放的前20年基本可以缩影成图书文字影像媒体描述的社会大变革,以及父母长辈口中絮叨的生活片段,总结以上基本上概括为两个词就是翻天覆地和忆苦思甜,毕竟那是我没有亲身经历,或者即使经历了也早淹没在混杂着玻璃球、飞机格的无忧无虑童年记忆里的一段过往。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我却诚然是这段并没有亲身参与的变革初阶段的受益者,表现就是像面对父母一遍遍将他们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和我现在看来并不富足的童年生活相对比后,斥责我不珍惜当下、不完成作业、不好好学习的时候,虽然我已经倒背如流他们的台词,只能心理翻着白眼不敢应声,但是其实却颇不以为然。这样在父辈看来能气跳脚的情绪,其实是因为当时的我已经把衣食无忧当作天经地义。20年的变革带给一般如我这样的80后的结局,就是我们眼中的生活已经同父辈的童年有了根本的不同,曾经他们眼中一辈子也去不了的北京上海,在我们眼中已是偶尔可以旅游观光的现实城市,虽然在同龄人眼里还是可以炫耀一番;曾经他们眼中只有孕妇、病人才能吃上的鸡蛋和肉,在我们眼中已经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虽然它依旧是父母口中加强营养的主力;曾经他们眼中的文化生活只有红色的革命歌曲和黑白的老电影,在我们眼中已经成为每年暑假央视的爱国主义教育必修课,虽然他们也一样理解不了我们喜欢的港台歌手和TVB电视剧亦如我理解不了90后和00后的音乐和偶像品味;曾经在他们眼中已是巨款的10块钱,在我们眼中已是日常可见,虽然当时曾经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自己兜里也能有这样的零花钱;曾经他们眼中代表高科技的电话,在我们眼中已经常见于身边,虽然当时我们认识的只有座机而手机还只停留在听说……现在想来,当时将父母的忆苦思甜当成陈年旧事,其实正是20年经济文化等等变革翻天覆地的佐证,仅仅20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少有父辈童年的穷苦印记,亦如他们不再有祖辈社会动荡的童年。

如果前20年只能让我从别人口中和回忆中读取的话,那么后20年的却是由我自己亲自写入;如果前面种种的“曾经他们眼中”是改革开放前,那么“在我们眼中”就是改革开放的前20年,而后的“虽然”就是经历甚至参与改革开放后20年的我看待前20年的变化。在这20年里,作为80后的我完成了学业,组建了家庭,几乎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基本都发生在这20年。也正是这20年,或是求学,或是工作,或是旅游,让我走出原本生活的城市,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或是家乡以外的中国,或是中国以外的世界,无论是基于经济的进步,还是人员的流通,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最初带给我的直观体现就是这种跨越地域的交流。就好像本来守住自家的园子天天啃着玉米和白菜,忽然有一天院门打开,发现原来世界上原来竟然还有土豆和茄子,说不上哪样更好,却发现原来彼此的交换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变化。

除去视野的开阔,经济和科技飞速进展更是80后最直观的感受,神舟和天宫续写了长征火箭和东方红卫星之后中国航空史的撼天记,高铁的崛起让世界感受忍辱负重后逆袭反击的风云突变,三峡工程筑起的不仅仅是将为害千年的江水变废为宝的大坝,更是国力强盛的新高点,FAST睁开了面向宇宙层面的中国天眼……凡此种种,都在宣告虽然我们仍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已经开启了加速器,正在风驰电掣的前进中。

国防的强大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加也每每让人心潮澎湃,海外撤侨激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强大油然而生的骄傲和自豪感;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前提是拥有国家强盛的金喇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横扫全球的前提是中国市场的举足轻重……

比起前20年,80后经历的改革开放的后20年更真切,80后也是颇受争议的一代人,当然也许70后,90后也这样感慨过自己,这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曾经,6070后总是感慨我们没受过苦,时而发出如老一辈的叹息,然而80后用自己的成长和贡献为自己正名,如今60后、70后的多数人已经年过半百,社会定位基本已成,9000后显稚嫩,而80后正是处在一批既有了基础又存在无限变化的年龄,前2080后享受了改革初期的硕果,后20年,80后在改革中成长和历练,接下来的20年,作为80后的我们注定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承上亦启下,为祖国更加繁荣强大努力到不能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