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号召,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九三学社总社闻讯后举行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响应“五一”号召;
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北平同人公开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公开表示拥护中共和毛泽东的主张;
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1959年9月,中共八大将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写入决议;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肯定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的性质、存在及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1982年,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把与民主党派合作的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作为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和处理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原则;
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同参政党的关系,这在中国多党合作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5年5号文件对1989年14号文件又作了重要补充,将原来的“是参政党”,进一步表述为“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认识的深化。
……
从新中国成立起,各民主党派就已经成为参政党,九三学社作为参政党之一,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时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把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多党合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下,在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开来,携手向前。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咨询服务、社会办学、扶贫支边、兴办公益事业、参加救灾抢险、开展海外交流联谊活动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各民主党派成员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这些都有他们的身影。各民主党派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为多党合作增添了新内容。
改革开放40年,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共襄伟业,展现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民主党派成员就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目前已形成比较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充分证明,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友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征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九三学社的立社之本、发展之基,是九三学社的生命线。这是我们最重要、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和政治选择。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需要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夯实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需要各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需要各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更好地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责任担当。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就要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自觉做出的正确选择;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职能的同时,真心诚意地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批评和建议,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要秉承民主与科学精神,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风雨携手,辉煌成就载入民族史册;同舟共进,美好愿景点亮新的征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把多党合作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各民主党派一定可以在新时代创造新业绩、谱写新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