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仅从数字上来看: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1978年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8%的一个贫穷的国家,到2018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14.8%!从1978年的人均GDP只有384美元,在全球排名倒数第七,到2018年人均GDP将达到9281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2018年也是我加入九三学社15周年。2003年我了解到有着辉煌历史的九三学社,是一个人才荟萃,有着“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参政党;我被九三学社中那么多杰出人才所感召,如“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王选”等如雷贯耳的优秀科学家;同时被身边九三学社的师长、同事所吸引,他们在业务上兢兢业业、成绩卓著,为人处事正直、谦和,通过他们我感受到了九三学社社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我坚定的加入到九三学社,成为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至今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这15年来,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15年,我也从一个政治上懵懂的青年,逐渐成长起来,积极参政议政,被推荐成为一名政协委员。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被拉开,翻开了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历史的第一页。
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试点和探索阶段。在这期间也是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阶段。
从课本内容上的更新就能充分感受时代与思想的变化,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虽然在当时这些专业术语只是政治考试的一个知识点,但是让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十几年时间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改革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根本的转变。在我记忆里有这些片段:小时候,我的家是平房,冬天需要每家都自己燃煤取暖,一到冬天烟雾缭绕着整个长春市,那时候还没有雾霾的概念,整个冬天都是灰蒙蒙的感觉;冬天的主要蔬菜是土豆、萝卜、大白菜,购买粮食、副食品需要各种票证,逢年过节,需要排很长的队去购买食品;城市里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公交车,上下班时马路上挤满了自行车,公交车又少又挤,高峰时公交车里挤得像罐头一样;城市间的交通是绿皮火车,从长春市到吉林市火车都要走上大半天;周围小伙伴的父母都在国企上班……。改革的春风并不像在南方那么吹得那么劲,在地处东北腹地的长春,更像是润物细无声的小雨,不断滋润着整个社会一点一滴的起着变化。90年代初,家里终于从平房搬进了楼房,有了集中供暖的暖气,城市的环境也有了改善,很少能闻到煤烟味了;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虽然还用粮票,但是粮食、副食品都供应充足,不用排队了;很多国有企业都效益不好,个体户成为一个新名词。改革开放初期的长春,万事万物都散发出蓬勃的生机,新楼房、新街路,城市建设在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有了很大转变,由物资匮乏到商品琳琅满目,电视、冰箱、洗衣机进入了千家万户;改革也伴随着“阵痛”, 周围一些同学的父母都“下岗”再就业。
1992年到新世纪初,是我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十几年,经历了本科、硕士、博士,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是我确立人生观与价值观重要阶段。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攻坚阶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国GDP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这些都极大的振奋着民心;粮票成为历史,炒股票成了新鲜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种新鲜词,新鲜事层出不穷。在大学学习的我,也找到了自己目标,准备在理论化学方向深入学习下去。
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01年南海撞机重大事件,这些都提醒着我们,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单靠GDP赢得不了尊严,我们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
2003年,我博士毕业后不久,加入了九三学社,在这里我结识了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政议政的社员朋友。我们共同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
在这15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从量变走向质变,中国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崛起,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今天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是40年前的十倍!网购,移动支付,高铁,共享单车成为中国靓丽的名片;科技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载人航天、北斗卫星组网、天眼探空、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第一的超算……;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2016年G20领导人杭州峰会、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航母、歼20、运20……国防力量飞速增长。
长春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旧城改造稳步提升;伊通河综合治理,城市绿化,环境持续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地铁线路开通,长春与吉林间城铁只需40分钟,连续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我为我的祖国,我的家乡感到自豪!
2014年,我去美国访学交流一年,通过这次访学交流,我有了新的感受。对比中国与美国,虽然经过30—40年的奋力追赶,中国在某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有些优势,但是与美国还有很多地方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不能只满足于GDP的增长而放松我们追赶的步伐。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在原始创新方面,我们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多,对此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我国的基础教育先进,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有发展的动力与潜力,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实现对美国的全面赶超。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威胁发动贸易战,把中兴公司作为制裁的对象,这使国人警醒,在芯片领域我们还很落后,只有核心技术国产化,才能不受制于人。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只满足于追赶是不行的,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厚积薄发,寻求前瞻性的、突破性的、领军性的科技创新,引领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40年,在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中国都有了巨大的变革。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需要我们共同去绘制中国美好的未来。我作为一名九三学社成员,将继承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发挥好参政党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勇做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