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搭建实体零售行业大数据平台
推进长春市实体零售行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建议
九三学社长春市委员会
一、背景及现状
从2016年11月11日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国办发 〔2016〕78号)》,文件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实体零售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发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给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经营成本上涨等突出问题。当前,长春实体零售行业存在的问题与上述文件分析不谋而合。
2016年1-11月,长春市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66.57亿元,同比增长6.1%,我市实体零售业可大致分为六大类,即汽车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其中按零售额大小排序,汽车类零售占比最大,其次是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就以零售额最大的汽车类而言,销售额也就是300亿元的水平,而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额也分别维持在100-140亿元之间,我市实体零售行业发展徘徊不前。
从我市相关各职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存在着统计数据滞后,信息来源少,缺少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服务类平台,尤其在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下,我市的实体零售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何摆脱困难,已经成为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必须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二、具体建议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由商务局牵头,并联合市工商联合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创新转型”大讨论。在全市实体零售行业力争实现三大转变,即实体零售由销售商品向引导生产和创新生活方式转变;由依据投资拉动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分散独立的竞争主体向融合协同新生态转变。
2.搭建实体零售行业大数据平台。由商务局牵头,联合市统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汽车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这六大类重点实体零售门店,建立数百个零售信息采集源,并将其汇总于我市实体零售行业大数据平台,分类汇总,科学分析,通过平台客户端,通过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向商家及时发布,依托零售信息大数据,引导我市相关企业生产和创新生活方式的战略转型。逐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科学选址、智能选品、精准营销、协同管理,提高发展质量。
3. 调整区域结构,科学规划网点。以市城建局、各市区街道办事处组成联合领导办公室,科学定位我市各大商圈街区,通过我市新一轮城区改造,创建一些特色商业街区,如桂林路牡丹街文化创意街区、红旗街欧亚百货零售街区、南岭体育休闲用品零售街区等。同时,在各大街区内科学规划网点,让各商家各俱特色,分布合理,防止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现象,不断深化品牌消费集聚区建设。
4. 调整业态与商品结构。由市工商局、商务局、发改委、城建局联合市工商联,在我市范围内,开展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信息收集工作,引导业态雷同、功能重叠、市场饱和度较高的购物中心、百货店、家居市场等业态有序退出城市核心商圈,支持具备条件的及时调整经营结构,丰富体验业态,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时尚消费、文化消费中心等转变。并加大对连锁化、品牌化企业进入社区设立便利店和社区超市的政策性扶持,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5.依据大数据平台,发展体验式消费,促进跨界融合。由市区政府牵头,依托我市商业大数据平台,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顾客消费行为,引导企业顺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灵活运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社交媒体与顾客互动,建立及时、高效的消费需求反馈机制,做精做深体验消费。同时,通过鼓励跨界融合,延伸服务链条,支持企业开展服务设施人性化、智能化改造,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无线网络、移动支付、自助服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
(本文为九三学社长春市委员会在政协十一届一次全委会的党派团体提案) |